9 月 26 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正式印发《关于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交科技发〔2025〕92 号),明确将算力资源统筹优化作为核心支撑,提出依托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构建边缘算力节点网络,动态整合企业算力资源,为自动驾驶、智能物流等场景落地提供坚实保障,标志着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进入 “算力驱动、场景突破” 的新阶段。
一、锚定战略目标 构建算力支撑体系
二、创新算力机制 激活市场配置效能
三、聚焦核心场景 推动算力深度赋能
自动驾驶场景: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推进智能驾驶示范,依托高速公路边缘算力节点构建车路云协同体系。数据显示,L4 级自动驾驶需处理数十路传感器并发数据,算力需求突破 1000TOPS,而边缘节点与车载计算平台的协同(如采用 NVIDIA DRIVE AGX Thor 芯片,可提供 2000 FP4 TOPS 算力),能实现复杂路况下的实时决策响应,为高阶自动驾驶落地扫清技术障碍。
智能物流场景:推动 “算力 + 物流枢纽” 融合,在港口、货运场站部署智能调度系统。例如通过边缘算力节点实现集装箱装卸、仓储管理的全流程自动化,结合 “流云” 等行业大模型优化运输路径,可使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 5%-8%。
四、健全保障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
标准先行:加快制定交通边缘算力节点建设规范、算力调度接口标准,统一数据交互格式,实现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算力资源 “即插即用”。
数据支撑:推进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采用联邦学习等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模型训练,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72% 以上。
协同治理:建立跨部门算力调度协调机制,开展 “人工智能 + 交通” 创新工程试点,遴选典型案例进行全国推广,同时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构建 “算力安全 + 数据安全” 双重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