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eg


超级芯片、超级投资、超级机会。


和OpenAI公司宣布重组的同一天,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将公司的GTC大会,搬到了华盛顿举行。


在北京时间凌晨举办的英伟达GTC大会上,黄仁勋用一系列人类历史创新的剪影开场,并把英伟达与人工智能创新直接拔高定调为「下一个阿波罗时刻」


除了展示下一代超级芯片薇拉·鲁宾,黄仁勋还大谈6克,量子计算,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同时宣布要投资新的巨头,舞台大屏上英伟达的「合作」对象名单可以说是密密麻麻。


前不久,英伟达曾对外宣布向曾经的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 50 亿美元,一度让英特尔股价飙涨,同月又表示将向OpenAI公司投资 1000 亿美元,艾圈的循环资本运作一度被人戏称是「左脚踩右脚上天」的游戏。


尽管已经引起热议,并被市场提及风险,但这没有停下英伟达撒钱的动作。在2025年GTC大会上,黄仁勋又宣布要投资 10 亿美元,这次的对象是诺基亚,当天诺基亚股价于是应声飙涨超 20%。


除了与诺基亚合作,英伟达还宣布将与甲骨文打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与富士康合作在德克萨斯州建立生产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的自主机器人工厂,并计划与优步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等等。英伟达的触角,可以说已经全方位伸向了全球各行各业的龙头。


而随着美国股市新一轮上涨,英伟达公司的估值,向着5万亿美元又挺进了一步


薇拉·鲁宾超级芯片


首先,在GTC大会上,黄仁勋首次公开展示了下一代「薇拉·鲁宾」超级芯片(超级芯片).


它搭载了一颗代号「维拉」的中央处理器和两颗体积庞大的〖鲁宾GPU,每颗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均采用最新的HBM4高带宽内存,配合 32 个LPDDR内存插槽。据悉,英伟达实验室已经收到首批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鲁宾GPU样品,并计划在明年同一时间或更早实现量产。


2.jpeg


黄仁勋GTC大会台上展示下一代薇拉·鲁宾超级芯片|图片来源:英伟达


鲁宾GPU被视为英伟达自布莱克威尔架构之后的又一次跃迁。每颗芯片的浮点计算性能可达50 PFLOPs(FP4),搭配288 GB的HBM4显存,几乎是现有GB300超级芯片性能的数倍


与此同时,Vera CPU采用定制手臂架构,拥有 88 个核心、176 线程,并通过NVLINK-C2C接口与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连接,带宽高达1.8 TB/秒.这样的架构组合,使得「超级飞船」不再是传统CPU+GPU的松散拼装,而成为真正意义上融合式计算引擎


该系统平台被命名为薇拉·鲁宾NVL144,顾名思义,它包含 144 个互联单元。其整体推理性能可达到3.6万亿次浮点运算(FP4),训练性能则达到1.2万亿次浮点运算(FP8),相较GB300 NVL72实现了 3.3 倍的性能提升。平台支持13tb/秒的HBM4内存带宽,拥有75 TB的高速内存池,NVLINK与CX9互联的总带宽分别提升到260 TB/秒与28.8 TB/秒.


这还仅仅是开始。黄仁勋提到,鲁宾架构的第二阶段——鲁宾Ultra NVL576平台,计划在 2027 年推出。这一代产品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度扩展,系统规模从 144 提升至576,GPU从两颗扩展到四颗,每颗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同样为十字线级别的巨型芯片。


3.jpeg


英伟达芯片与平台路线图,2016 至 2028 年节奏|图片来源:英伟达


品红系列的推出,标志着英伟达从布莱克威尔架构的过渡布莱克威尔超(GB300)仍在高速出货中,英伟达的策略显然是让两代产品形成梯队,300英镑继续支撑当下的云计算和训练负载,而品红则预备承接 2026 年之后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鲁宾的技术走向也反映出英伟达在硬件设计理念上的转折。过去十年,英伟达不断强化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的并行计算能力,而现在,它开始更系统化地整合中央处理器与GPU,将其统一在一个超高速互联体系之下。


另外,鲁宾的命名方面,薇拉·鲁宾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天文学家之一,她的研究揭示了暗物质的存在——一个看不见却主宰宇宙结构的力量


与诺基亚合作6G AI平台


英伟达每次发布会,总有公司会受影响,股价随之波动。此次受影响最大的幸运儿,非「诺基亚」莫属。


英伟达宣布将以每股 6.01 美元的认购价向诺基亚投资 10 亿美元。两家合作的核心,是黄仁勋宣布的「NVIDIA Arc Aerial RAN Computer(ARC)」,一款支持6G的电信计算平台,结合了连接、计算和传感功能。


诺基亚据称将在英伟达的平台上推出人工智能原生的6G网络,推出新一代艾然产品线。按照英伟达的说法,这次合作将标志着「艾」原生无线时代的开始」。


4.jpeg


英伟达宣布与诺基亚合作|图片来源:英伟达


简单来说,以前,基站只是信号的中转站,现在,它有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边缘推理节点100 . AI不仅「优化通信」,甚至直接「跑在通信网络」上。


农业研究委员会更大的愿景是,让未来的每个基站,不仅能根据天气、信号干扰、用户密度智能调度发射功率,还能部署「艾」服务」,如工业自动化控制、远程协作、低延迟云游戏等。真如此,通信基础设施可能迎来巨变。


过去十年,美国在5G领域的布局显得步履迟缓,从标准制定到产业链落地,全球主导权早已旁落。


根据双方披露的计划,英伟达将投资 10 亿美元入股诺基亚,用于加速艾然的全球部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巨头的参与,比如戴尔科技将提供PowerEdge服务器。美国的电信巨头T-Mobile则将成为首个进行现场测试的运营商,计划在 2026 年启动6G实地验证。


「电信行业拥有人工智能最宝贵的资源——边缘计算,也就是数据产生的地方。」戴尔首席执行官称,「现在,我们正在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将智能分布到数百万个边缘节点。如今,那些对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运营商将不仅仅是承载人工智能流量,他们还将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网格工厂,在源头进行处理,延迟和数据主权至关重要。」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奥姆迪亚的预测,到 2030 年,艾然市场累计规模将超过 2000 亿美元。这是通信产业最重要的技术跃迁之一,而诺基亚与英伟达的联合,也正是押注在这一趋势之上。


目前全球移动人工智能流量增长迅猛,例如,ChatGPT每周8亿活跃用户中,近一半来自移动端,艾的需求已经从云端延伸到终端。


英伟达官方称,与诺基亚的合作,可让消费者在其设备上使用生成式、药剂和物理人工智能应用时能够享受流畅的网络体验。它还将支持未来的原生人工智能设备,例如无人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眼镜,并为集成感知与通信等6G应用做好准备。


「基于英伟达库达和人工智能的艾然将彻底改变电信行业——这是一次跨时代的平台变革。」黄仁勋称。


连接量子与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计算


如果说库达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计算的起点,那么NVQLink与CUDA-Q的结合,则意味着量子计算正式被纳入英伟达的软件生态体系。


在GTC大会上,黄仁勋宣布推出NVQLink,一种量子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互连技术,用于将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与量子处理器紧密结合,以构建加速量子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大规模量子计算和量子纠错


黄仁勋称:「它不仅仅是为当今少量量子比特进行纠错,它还为未来进行纠错——那时我们将把量子计算机从现在的几百个量子比特扩展到几万个,甚至未来的几十万个量子比特。」


5.jpeg


英伟达推出NVQLink|图片来源:英伟达


据他透露,已有 17 家量子处理器制造商、5 家量子控制系统厂商和 9 家国家实验室支持NVQLink,“业界的支持令人难以置信」。


参与者包括爱丽丝和鲍勃、永奇、里盖蒂、帕斯卡尔、凯拉等多家前沿量子公司,以及控制系统厂商是德科技、苏黎世仪器、量子机器等。


「在不久的将来,英伟达的每台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科学超级计算机都将是混合型的,并与量子处理器紧密结合,以扩展计算的可能性。」黄仁勋称,NVQLink就像连接量子和传统超级计算机的罗塞塔石碑,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统一、连贯的系统,标志着量子国家政治保卫局。参见OGPU计算时代的到来。」


物理人工智能进展


在近两年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几乎每次都会在演讲最后提物理人工智能、全宇宙数字孪生和机器人,这次也不例外。


据英伟达称,西门子是首家开发支持英伟达「超级全宇宙蓝图」的数字孪生软件的公司,目前正在测试阶段。新技术栈将集成至西门子的Xcelerator平台,支持将真实三维(three dimension的缩写)模型与实时操作数据结合,进行大规模工厂数字孪生的设计与运营。


发那科和富士康工业富联是首批支持基于OpenUSD构建其机器人数字孪生模型的制造商。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展示了富士康在德州休斯顿新建的 24 万平方英尺工厂,据称在现实动工之前,整座工厂的产线、机器人与物流在真实物理与实时数据中被反复推演,先在虚拟世界把良率与节拍调优,再在现实中落成。


另外,卡特彼勒、丰田、台积电等也在用全宇宙数字孪生做预测性维护、动态排产、智能调度。例如,台积电用全宇宙加速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晶圆厂的设计与建设。


黄仁勋认为,艾正在将全球工厂转变为「智能思考机器」,这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擎。


他称:「这些工厂本质上就是一个机器人,它指挥其他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产品。要实现这一点,所需的软件量非常庞大,除非能在数字孪生环境中完成,否则几乎不可能成功。」


6.jpeg


用英伟达平台构建数字孪生的公司|图片来源:英伟达


黄仁勋还提到了一些机器人公司。如机器人明星公司图艾与英伟达合作,训练了其螺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敏捷机器人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数字,也借英伟达的艾萨克实验室框架进行强化学习训练,优化步态控制、抗扰恢复等技能。


此外还有亚马逊的机器人,比如其最近发布的用于拾取、装载和整合的冠蓝鸦(北美产的一种蓝色鸟)多臂机械手也用了全宇宙的库和框架,据称从概念到量产只花了一年多时间。


斯基尔德·艾则在构建一个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让轮式、四足、人形机器人共用一套智能体系,该公司用艾萨克实验室进行运动和灵巧操作任务训练,并使用英伟达的宇宙世界基础模型生成训练数据集。


菲尔德伊在建筑、油气领域训练跨形态机器人大脑,也在用艾萨克实验室强化学习与艾萨克·西姆进行合成数据生成与软件闭环验证。


黄仁勋还提到了迪士尼,称该公司正在使用英伟达的全宇宙训练「有史以来最可爱的机器人」。


7.jpeg


黄仁勋站在一堆机器人中间|图片来源:英伟达


英伟达宇宙」


在本次GTC上,黄仁勋还提出一个概念:AI不是工具,艾就是劳动力。


在他看来,以往的软件是「人用工具」,而人工智能是「会用工具的数字劳动力」。它不仅能理解、响应、学习,还能配合IDE,浏览器、搜索引擎、数据库,完成实际任务。


因此,英伟达开始深入SaaS与企业软件体系,宣布和Palantir、CrowdStrike、SAP、Synopsys等公司合作,将其人工智能工具链嵌入到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系统中


比如,帕兰提尔的本体论将集成英伟达GPU加速进行实时数据处理;拥挤的街道的安全系统,将部署边缘人工智能模块,实现「秒速响应」;新思科技和凯登丝,将利用英伟达提供的人工智能代理辅助芯片设计,实现「艾」设计艾】的循环优化。


在医疗领域,跨国制药公司礼来正在打造药物研发人工智能工厂,据称有 1000 个英伟达布莱克威尔超级GPU .


在汽车侧,英伟达还宣布与优步达成战略合作,要扩展全球最大的哌泊噻嗪棕榈酸酯自动驾驶出行网络。优步计划自 2027 年起正式启动规模化部署,首批目标是 10 万辆车


英伟达为此推出了驾驶AGX Hyperion 10,号称「可让任何车辆达到l4-就绪阶段」,核心是两套高性能的驾驶AGX Thor车载平台,基于 英伟达布莱克威尔架构。


8.jpeg


英伟达与优步合作|图片来源:英伟达


在英伟达的布局中,优步只是庞大生态的一环Stellantis、Lucid、梅赛德斯奔驰等车企将基于Hyperion 10平台打造各自的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级车辆。另外,在卡车领域、极光、沃尔沃、瓦阿比正在用英伟达平台开发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级自动驾驶卡车。


而在更广泛的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生态中,据称Avride、Momenta、Nuro、Pony.ai、Wayve、WeRide等公司也都在用英伟达的驾驶平台进行算法开发。这是一个跨越乘用车、商用车、Robotaxi乃至机器人领域的巨大生态网络,而英伟达的野心是成为这个网络的中枢。


「全世界大约有 5000 万辆出租车。未来,大量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加入到出租车队伍中。」黄仁勋称:「我们正与优步合作,为整个行业创建一个框架,基于英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车队。曾经的科幻小说正在迅速成为现实。」


9.jpeg


黄仁勋在2025GTC大会上|图片来源:英伟达


可以说,这届GTC,黄仁勋的重心已经不是吹单卡跑分,而是国家战略、各种人工智能工厂、产业。英伟达从算力到场景的全链路施工图,越来越具体,结盟的各种行业龙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供应商,英伟达甚至比自己的客户——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更希望人工智能能进一步进入真实世界。而要达成这样一个「英伟达宇宙」,「皮衣主教」需要更多的伙伴,非常非常多的伙伴,就像这届华盛顿GTC大会上这样。


*头图来源:英伟达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作者"极客公园"